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關於《賈伯斯傳》:不一樣的賈伯斯?這是誰的賈伯斯?

文:創辦人蔡佳修
 
再過四個多月,賈伯斯離開人世就要滿四年了。他離世之後所推出的唯一授權傳記《賈伯斯傳》受到了許多人的矚目,但評價卻不如預期。此傳記發行後各路人馬褒貶不一,有些人甚至覺得傳記中的賈伯斯並不是他們所認識的賈伯斯,因而對這本傳記持保留態度,更有甚者持有負面的評價。

 
至於,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賈伯斯傳》裡的賈伯斯並不是他們所認識的賈伯斯呢?對此,個人認為某些人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其實是很正常的,而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傳記的編排方式(二)賈伯斯的待人方式
     
首先,這是一本『編年體式』的傳記,傳記章節的安排是『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因此,傳記中所訪談的對象不僅有賈伯斯後半生所互動過的人,也包含了早期在蘋果的同事、朋友、對手、合作廠商,以及亦敵亦友的人。換言之,傳記中會呈現出眾人對賈伯斯年輕與中年時的各種面貌與評價,好的與壞的,光明的與黑暗的。相較之下,那些陰暗面的部份,更常出現在年輕時的賈伯斯。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人後半生的發展大幅超越了前半生的成就。因為,這些人會隨著人生的歷練而不斷地成長與進步,這些人會隨時間和挫折而變得更成熟更穩重更有能力。相反的,有些人沒有記取教訓而改過,因而渾渾噩噩而糊塗一生。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只要我們有心,只要我們用對方法,我們的人生下半場並不會只在原地踏步而毫無進展!賈伯斯,是屬於天賦過人卻又願意記取失敗教訓而不斷成長的人,因此,他的後半生成就遠比前半生來的偉大與豐碩。
                             
回顧賈伯斯的一生,賈伯斯的處世作風與管理方式在年少輕狂的前半生與東山再起的後半生是有些變化的,尤其在他歷經重大挫折與沉澱後而趨於穩重。少年得志的賈伯斯在年少輕狂與自我中心之下,其前半生得罪了不少人,也樹立了不少敵人。又因為他缺乏同理心與體貼,而讓許多人傷心難過。歷經挫折乃至於病痛而年歲漸長後,賈伯斯的壞脾氣依舊,但處事的智慧與管理風格則有所進步。
          
如果,您問那些和賈伯斯在創業初期乃至於早期共事的同事、朋友、廠商、對手,問他們對賈伯斯前半生的評價與印象為何?其答覆很可能和其他人對賈伯斯後半生的評價不太一樣,因為人往往是會變的,尤其是一個充滿「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人。(當然,選擇變與不變之間,賈伯斯有其一套自我的原則與處世哲學。而某些固執的原則,未必符合道德與社會規範。)
               
《賈伯斯傳》出版後所獲得的評價有褒有貶,其作者在寫《賈伯斯傳》之前已享譽盛名,也早已是個寫過幾本出色傳記的老手。作者為了更客觀地真實呈現《賈伯斯》的生命面貌,盡可能地透過多元的角度來看待賈伯斯這個人,因此,書中的聲音不僅呈現出賈伯斯的光明面,也顯露出賈伯斯少為人知的陰暗面。當然,這些陰暗面中有更多時候是出現在賈伯斯的前半生而非後半生。
     
換言之,聰穎的您如果在「賈伯斯的前半生」就遇見了他,相信您對他的感受和評價會不同於您在「賈伯斯的後半生」才遇見他的評價。或許,有少數的特例,例如您是賈伯斯認定的天才,而且您的作為一路走來都是賈伯斯眼中的天才(A咖)。那麼,您將得到賈伯斯的禮遇與器重,而您對賈伯斯的評價肯定不會壞到哪去。
           
關於有些人對《賈伯斯傳》持保留態度的原因,除了上述所提及的「傳記的編排方式:編年體」外,「賈伯斯的待人方式」正是第二個主要原因,而它說明了為什麼有些人會對《賈伯斯傳》有所保留。眾人皆知,在賈伯斯的世界裡只有二種人,不是天才就是笨蛋。因此,如果您不是他眼中的天才,那您就是他眼中的笨蛋。成為賈伯斯眼中的笨蛋是不會有好下場的,賈伯斯是不會對他眼中的笨蛋客氣的。如果,您長期是賈伯斯眼中的天才,永遠的A咖,那麼賈伯斯肯定對您讚譽有加,與您的互動氛圍肯定和他眼中的笨蛋有天壤之別。
                    
此外,同樣的二分法,年輕時的賈伯斯會毫不掩飾地對他所認為的笨蛋加以抨擊。但,歷經重挫而捲土重來的他,多了點情緒上的控制與壓抑,對此,後期的他也比早期的他有所進步,儘管他還是一個待人不夠體貼、甚至無禮的人。所以,在賈伯斯人生旅程中,前半生和後半生的賈伯斯是有些不同的。
    
如果,您問了那些「和前半生的賈伯斯有過交集的人」對賈伯斯有何評價?這些人所遇到的賈伯斯是不同於後半生的賈伯斯,因此其評價的對象是前半生的賈伯斯而不是後半生的賈伯斯。同樣的,如果您問那些「和後半生的賈伯斯有過交集的人」對賈伯斯有何評價?這些人評價的對象是後半生的賈伯斯而不是年輕時的賈伯斯。只有少數人同時與年輕的賈伯斯中年的賈伯斯有過交集,而這些人的評價更能見證賈伯斯的轉變。
   
關於《賈伯斯傳》,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賈伯斯。如果,您是賈伯斯的粉絲或者您是一個喜歡研究傳奇人物的人,您會希望看到更多不同角度下的賈伯斯,還是希望傳記的內容就停留在某個時期某個面貌的賈伯斯呢?
註:
「有些人」認為傳記中的賈伯斯並不是他們所認識的賈伯斯,本文中的「有些人」是指那些在生活或工作中曾經與賈伯斯有過交集的人。
 (photo credit:  http://goo.gl/MIboqT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